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22的文章

《人慈》——高配版的《秘密》

圖片
如果要我一句話總結《人慈》, 《人慈》就是高配版的《祕密》,只不過《祕密》的正念是用在自己身上,《人慈》的正念是用在群體身上 。他想要證明,人類關於人性險惡的說法,是自我實現的悲劇,實際上人性友善,只要信念一變,社會就會更好。 我認為他用了三大部份來駁斥「人性險惡」的觀點。第一是關於哲學自然狀態或是人類學的考古研究,我之所以把他們放在一起,是因為這兩個看似不同的科目其實都是想從人類的原始根本或是本質切入,所以他們都用時間回推的方式重新檢視「什麼是人類?」或「人類本來是什麼樣子?」。他從人類學以及生物學研究(詳見書中的幼犬人篇章),來重新檢視自然狀態的命題:人類到底是天生彼此為敵(霍布斯)還是開心的自由人(盧梭)呢?他的結論是:我們生來會對同胞友善,但前提是我們認定對方是同胞;而文明在歷史多數時間是造成人類不平等以及彼此仇視的元兇,權力尤其是最恐怖的腐化要素。 第二是關於心理學實驗或是重大社會新聞的重新檢視,得出跟原先完全不同的結論。所有大名鼎鼎的實驗與社會事件都將被他拆解。比如著名的路西法效應、電擊實驗、社會事件,每個實驗結果在當時都震驚社會,並且為人性抹上沉重的悲劇色。但作者仔細檢閱當時的實驗檔案或社會事件細節,就發現研究的假設與程序,以及社會新聞的內幕,根本不能推出他們所認定的「結論」。裡頭包含很多不誠實,甚至可以說是違反職業倫理的行為,例如:為了特定的實驗結果而不斷實際干擾實驗進程,之後卻聲稱自己沒有介入;又例如:明明發現社會新聞的內幕不是新聞所寫的樣子但主筆新聞者卻不願意修正。我個人認為這個部份是最有意思的部分,用歷史學的細膩挑戰了心理實驗的根基,算得上是很有力的反駁。 最後一部份他是用許多實務來證明兩件事:第一,人會因為信念而改變自己以及所處的團體;第二,只要人與人實際接觸,友善可以完滿地培養出來,而不會用過去的偏見敵視對方。比如,他隨機分佈學生到各班,卻讓老師相信這個安排是經過能力分班,結果老師被告知為資優的班級果然表現大幅進步;又比如:南非在剛結束種族隔離並將進入選舉前夕,因為曼德拉與敵對陣營將軍(Abraham Viljoen)坦誠相見,得以避免一場原先由白人武裝分子策動的政變,讓南非順利舉行普選並完成政權轉移。 所以作者將近五百頁的論述,其實可以囊括成此後的推論: 人類本性是對同胞好,因此界定通同胞與否的界線就變得十分關鍵